三生有幸,五十有慶
[文/黃淵泉]
記得1963年進入臺大圖書館系時,懷著興奮心情,四年畢業時,興奮以外加上期待,以迎接現實社會的挑戰。現在回首近50年來的歲月,終算平安順利的渡過,讓我特別懷念台大圖書館系的四年時光。
第三屆同學在大學聯考時,錄取25名,加上保送一名(鄭德寶),四名僑生,因此一年級時共有30名,二年級時瞿海源轉到心理系(現任中研院社會所研究員,是國內著名學者),胡椒英轉入歷史系,但也由各系轉入10位,畢業時,增加到38名,是前四屆最多。
母系課程最大特點是二年級開始,須選修副主修至少24個學分,培養第二專長,加強同學將來擔任圖書館工作時的學科背景。從此同屆同學聚少離多,不但不會影響同學情誼,反而促成前三屆同學更為融洽的同窗之誼。同學們以選外文系為副主修最多,依次為中文系、歷史系,其他還有法政商學系。最特別的是盧偉珠,空前絕後的選修化工系,成績極為優異,畢業後赴美,果然改讀化工,獲得化工博士,羨煞同學,在美國工作幾年後,為照顧雙親,回國任職於新竹科學園區的工研院化工所,孝行可佩。
當年流行一句話:來來來,來臺大,去去去,去美國。同學也盛行留學,畢業後直接或工作一兩年後到美國深造。先後有26位通過留學考,所以每年畢業時,系裡老師都忙著替同學寫推薦信,申請美國大學的研究所。同學獲得碩士學位後,大多留在美國各圖書館工作。但也有改行,例如吳榮臻投資房地產極為成功,成為富婆。黃海珊當服裝設計師,也很出色。黃晴美則隨夫婿回國,歷任交大圖書館、臺北法商學院(今臺北大學),她在美國出生的大千金後來也考上母系,成為第一對系友母女檔,只是二年級轉到經濟系。譚新群在美國工作數年後,也隨夫婿回國, 任教於彰化師大兼圖書館工作,曾當上大學校長娘。白亞龍則在12年前回新竹,和父母同住,曾任職英文中國郵報,在新竹教授英文。
留在國內的有張憲雄、陳武雄、劉美玲、程禮書和我。張憲雄畢業後曾短暫在中原理工學院圖書館任職,後回高雄創業,現在是一家電子公司的董事長,是一位成功的企業家。陳武雄在日商兼松江株式會社,程禮書在台視資料室,我則在國立中央圖書館(現國家圖書館)編目組。我們三人都在同一單位工作,一直到退休。劉美玲在國內工作數年後,隨擔任我國駐日大使館(代表處)經濟組長的夫婿長年住在日本,15年前才回台北定居。
1967年畢業那年,白亞龍和我在服預官役時,僥倖考取公務人員高考,是本系最先考取的兩位。退伍後,經賴永祥老師的介紹,白亞龍任職於故宮圖書館,我則進入國立中央圖書館工作。我在大二到大四時修讀日語,參加高考時外國語文即選考日語,幸而及格,大四時曾在歷史系選修韓國通史和韓國語,對以後在中圖工作幫助很大,因為可以參考日、韓分類表,增補中文分類表。1976年奉派到韓國首爾,協助籌設駐韓大使館中正紀念圖書館,使得工作和生活都很順利。我曾自費到救國團補習德語,到YMCA補習西班牙語,1983年我到南美烏拉圭出差時,也派上用場。深感要當圖書館員,學習多種語文很重要,雖然不必精通,至少要學到能查字典。賴永祥老師則更認為除在外文系修習各種語文外,同學若能再學韓國語,將來在歐美國家的東亞圖書館,可以增加工作機會。賴老師找我推薦,1970年乃介紹我的同事許璧(韓籍留學生,臺大中文所碩士,師大國文所博士生,當時在中央圖書館日韓文室兼職,獲博士後,回韓就任延世大學中文系教授,為著名的中國古語法學家)在系裡開「韓語基礎」。另外,我認為在圖書館需要大量閱讀,若能學速讀應會更有效率,所以我自學速讀,也建議劉崇仁老師(大二時教我們中編,時任中圖閱覽組主任兼世新圖資科主任)在世新開「楊氏速讀」課程。我在中圖工作之餘,又自修兩門副主修:中醫與臺灣學,深感興趣,受用很大。
現在第三屆同學大都先後退休,紛紛升級「成公做嬤」,安享弄孫天倫。每當賴老師或前三屆同學回國,就是我們歡喜召開同學會的時候。近幾年,同學聚會時,談論話題也由早年的工作經驗改成媽媽經,再改成現在的阿嬤經,大家互相交換心得,每次都意猶未盡。令人不捨的是劉美玲於2006年12月22日,突然因胰臟癌過世,國外近20位同學和國內6位聞訊,同感哀傷。而在今年(2011年)6月初,我因50年系慶事聯絡第三屆同學打電話到新竹白亞龍家時,始驚聞白媽媽(92歲)告知,他已於農曆年底因心臟病宿疾遽逝。
行筆至此,身旁的CD正好宣洩出1960年代熟悉的旋律,好像有人跟著低吟:時光飛馳,快樂青春轉眼過……。對了,那是老黑爵啦!那位長者在度過精彩努力的大半生,現在悠閒地坐在樹蔭下,似乎正在規劃未來70才開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