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班/陳昭珍(碩第1屆博第2屆)

建立專業知識體系的博士班生涯

[文/陳昭珍]

一、 學術殿堂有人生應追求的智慧嗎

對人生,我向來自在隨緣,不喜歡規劃,想到那做到那。大四那年我壓根就沒有想到要讀碩士班,因為老師的鼓吹,結果進了台大圖資所第一屆碩士班;後來,覺得此生當學生當夠了,更沒想要讀博士班,但有一天,突然有「知識枯竭,渴望追求」的感覺,認為學術殿堂,應該也是真理的殿堂,智慧的泉源。因此,不顧陳興夏館長的反對,毅然決然辭去圖書館編目組主任一職,成為台大圖資所第二屆博士班學生,全職讀書 (當時圖資所要求博士班學生必需是全職學生)。

進了博士班,知識開了我的眼界,但也越來越感受到何謂「為學日甚,為道日損」,在攀登「學位」的頂峰時,也離「無入而不自得」越來越遠。這時,我唯一的同班同學竟宣告她要休學,不唸了。從小聰慧順遂的她不唸的理由是:博士學位對她而言沒有吸引力,神的愛更吸引她。這對我而言真是個震撼,「捨」對她而言竟然如此容易,讓她捨棄眾人羨慕的學位者,卻不是學術殿堂的「真理」,而是神。我對她的羨慕實在多於當初想進博士班的渴望。

二、 三更燈火五更雞的博士班生活

博士班一屆只有兩個學生,所以當教圖書館哲學的李志鍾老師開出九本英文書及多篇文章時,就是我和顏倚帆每週要報告、一學期全部要讀完的份量。哲學書句子很長,難度相對高。因為要報告,所以幾乎整本逐字翻譯,才能了解透徹。全職讀書時間還是不夠用,每每到了要報告前一晚,常是一夜不眠,不覺東方之既白。不過,我們對於老師開出來的每一本書、每一篇文章,從不討價還價,心甘情願,全心投入。

其實不只圖書館哲學一科如此,其他科目亦然,閱讀份量極重是所有博班課程特色,楊崇森教授的智慧財產權也頗富哲學味,這門課講的不只是著作權包括那些權力,而是智財權的起源、意義、精神、哲學。

三、 在資訊社會中,看到文明的演進

資訊社會學是科學與人文的辯論課。文明因為科技而演進,但科技也一再衝擊人類經濟與社會。一篇法國科學院院士的重要報告中提到,資料庫的建立及引進,將是資訊科技強國對法國的文化殖民;<後工業社會的來臨>則說明經濟已不再以資本及生產為軸心,而是以知識為軸心。科技是不可逆的,科技也是人類慾望自然發展的結果。謝清俊教授在這堂課中,帶我們深入思考兩個文化:人文與科學,如何交集。

四、 第一次大陸行:海峽兩岸圖書資訊學術研討會

大陸對我們這個年代的人而言, 既遙遠又熟悉,是虛幻的敵國,也是虛幻的故國,這種矛盾的情感,在第一次踏上大陸的土地時,更為加深。1993年,所上的老師,包括胡述兆老師、李德竹老師、吳明德老師、盧秀菊老師、陳雪華老師等,以及我們前四屆博士班學生一起參加在上海華東師大舉辦的「海峽兩岸第一屆圖書資訊學術研討會」。這次的研討會是我第一次在學術研討會做報告,也是我第一次暢遊中國(我們去了上海、秦淮河畔、寒山寺、南京中山陵等地)。「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是我一路上心情澎湃的感受。爾後幾次的大陸遊,大都是因為這個研討會,兩岸的朋友,從陌生到熟悉,中國也讓我們在每一次的登訪時,看到他快速的改變。而更重要的是,博士班學生和老師之間的關係,也因為一起出國,而更親近,成為我博士班生活中非常美好的回憶。

五、 清心是研究的不二法門

研究是什麼?博士論文是什麼?對我而言,是每天的台大到中研院之路。幾乎長達兩年半的時間,我每天到中研院資訊所謝老師實驗室報到,一起在這裡的還有德明、雲龍、亞民、翠玲等人。我們讀自動索引、自動分類等論文,研究全文標誌 (markup)技術,探討如何建立古籍超文件全文資料庫。

「心無所住」是研究室內放的一幅字,音樂是研究室唯一流露出來的聲音,時間彷彿靜止,塵囂也已遠離,「清心」是我對這個實驗室最深的懷念。

六、 感謝

我在台大碩士加博士,總共讀了八年半的書,是我待過最久的學校。這段時間我資料庫修了兩門、高等統計修了兩門,通訊與網路也修了兩門,修二年德文、還修了圖書館哲學、比較圖書館學、圖書館教育、書目計量學、智慧財產權等圖書資訊專業課程,後來整整花了兩年半的時間全心進行論文研究。這些磨練,讓我覺得自己的知識體系開始有一點「脫胎換骨」的感覺,也慢慢知道什麼叫「學術」。

「博士班」會培養出更有高度、更成熟、更嚴謹的研究者,而這對專業領域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事。

分類: 系友感言,標籤: , , , , , ,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