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首杜鵑花城,積累飛翔的幸福力量
[文/黃淨如]
我們是學號B83級的圖書館學系校友,1994年對我們這群出生於1976年且生肖屬龍的大一新鮮人來說,真是又辛苦又開心的一年。上半年,我們各自為了大學聯考而努力, 下半年則聚首圖書館學系,在臺大校園裡馳騁青春。那時役男需上成功嶺受訓,所以10月下旬才開學。猶記得當年在校園內看到蓄短髮平頭的男生,不用懷疑!他們都是與我們同屆的大一男生。我們班同樣維持著女多男少的圖館系傳統,一開始入學時僅有吳仕揚、賴慶國、黃建斌以及來自香港的楊城。在畢業時,再加上江詩泰,共有五位男士。
我們班第一次聚首是系上安排全班大一新鮮人在文學院會議室初見面會上。當大家自我介紹完畢後,就要推舉班代,結果外表成熟的黃建斌舉手自我推薦擔任班代,大家看他大叔樣(這是豔紅說的!),即同意讓他為我們一群女生效勞!雖然歷年班代時有更換,但我印象最為深刻的還是在我們彼此不熟悉時,建斌自願為大家服務的熱情。
我們班參與母系的重要發展歷程,我們班是領「圖書館學系文學士」畢業證書的最後一屆學生。在課程修習上,我們有幸親炙圖書館界大老的風采,例如大一第一堂課「圖書館學導論」由胡述兆教授授課,第一堂課時,老師有力地唸著:Library is a collection of human intelligence。還有沈寶環老師教授「西文參考資料」,在講述「百科全書」這類參考資料時,老師都會要我們查詢Dinosaur,據歷屆學長姐說這是因為老師很喜歡恐龍。當老師發作業時帶來許多巧克力送給認真完成作業的同學們,並大力地讚美一番。「資訊科學導論」由李德竹老師授課,老師教學十分嚴謹,並且開立閱讀書單,要我們選一本書閱讀並撰寫心得報告,當時我選擇的是《電腦叛客》這本剛出版的新書,迄今我仍記得書中電腦叛客(cyberpunk)透過其精湛電腦技術,穿梭在各個網際網路系統中竊取資訊,時至今日,如何防駭,甚至做好資訊安全,仍是重要的議題呢!
「計算機概論」及「中文參考資源」這兩門課是由謝寶煖老師教授,上計概的第一節課,老師就讓大家印象深刻,因為這門課要讀原文書,再加上當時Windows視窗系統剛發行,老師第一次上課,不僅穿著合宜的套裝,而且還利用單槍投影機投影簡報,讓我們這群才剛脫離高中課堂教育的小大一新生開了眼界,同時感受能夠在臺大學習,真是太帥氣了!在圖館系的四年裡,我們同時見證網際網路的興起,甚至影響我們修習的課程內容,例如新課程「網路資源」,還有當時的「圖書館專題」課程中提及的數位圖書館計畫與Metadata等等這些新的計畫與新知。
在我們求學期間,影響我們最廣的應屬網際網路,臺灣學術網路(Taiwan Academic Network,TANet)於1990年成立,那時我們利用DOS作業系統,對著黑色螢幕畫面下指令,透過數據機撥接,或利用校園網路上網,以telnet連上unix系統,使用PINE來收發email,使用Gopher連結各種論壇,還有各大學架設的電子布告欄BBS系統。當我把這些回憶分享給我E世代的同事們,他們非常難以想像!
彼時我們下課時,最喜歡到實習圖書館或者到普通大樓五樓的文學院電腦教室上網。那時的我們,包含豔紅、建斌、挹慧、卉君、佩綺、穎萱還有我會利用課餘閒暇打籃球,還有淑惠、盈潔與卉君會和大我們一屆的學姐一起在排球場上打球之外,我和我們班大多數同學,最喜愛的就是透過telnet連上BBS,不管是閱讀各個版上文章,或者在網路上與來自各大學的網友聊天,建立情誼。當時,最為有趣的活動是和未曾謀面的網友們約好彼此見面,在當時學術網路使用者多為大學生的單純情況下,與網友相約相見面是常有的事,有時候,三五好友相伴著一起見網友。然後,有的網友是「見光死」,見面之後便銷聲匿跡了,有的網友卻能持續保持聯繫,甚至有學妹將她的網友介紹給同班同學,結果促成一樁美好姻緣!
Internet 除了改變我們的課程學習與生活之外,在那大二升大三那年,我們班與交通大學校園網路策進會(CCCA)所舉辦的網路研習營,透過為期近一個星期的網路營隊活動,我們和交通大學CCCA社員們擔任小輔導員,照料著前來學習網路使用的隊員生活與疑難雜症,並且協助整體營隊活動進行順利。對我而言,此次營隊的意外收穫是覓得終身伴侶。
除了網際網路影響我們的課程與人際關係之外,本系系名由圖書館學系改為圖書資訊學系的過程,我們也一起見證過!在大三時的「非書資料」課堂上,有一次陳雪華老師晚了幾分鐘到教室,原來當時擔任系主任的她剛開完會,她高興地告訴我們本系系名變更為圖書資訊學系一案,已經行政會議通過,當時全班高興地歡呼!
除了以上這些課程學習回憶外,其實大學四年生涯中,最為有趣的還是課後與同學、老師們的互動回憶。在大一時,我與現居美國的筑文在圖書館小年夜時表演「雙冬姊妹花」,熱心的筑文從土風舞社借來禮服,我則幫忙準備打火機以及賣檳榔專用花籃,據說當時讓到場的老師們與學長姐留下深刻印象,而我與筑文目前仍以包葉仔與青仔互稱!
大三時,我們單號班修習吳明德老師的「西文編目」課程,那年杜鵑花開得好美,吳老師跟大家約訂好某一週課後要一起留下照片,請大家梳妝打扮以便拍一張美麗的照片。還有一次是我們一起到宜蘭頭城過夜的美好回憶!當時吳明德老師帶著我們一起到宜蘭的頭城玩耍,我們為了烤肉活動,一起動員並採買,還有在頭城海邊,我們留下許多歡樂的照片,那天夜晚,捨不得睡著的一群年輕人圍著吳老師閒話家常。另外,吳老師也曾帶著班上同學上陽明山宿舍喝茶聊天,輪流泡溫泉,那和式的小屋可以望見金山的風景,與室外冷冽的東北季風相較,室內的人情與熱呼呼的茶湯,是我大學時期最美好的回憶! 我們大四即將畢時,時任圖書館長的吳明德老師捨不得我們這群學生還沒使用新總館就要揮別校園畢業離校了,因此特別跟全班約了時間,帶著我們到那時新蓋好但內裝與家具設備還未進駐的新總圖,老師擔任導覽員,帶著我們到處參觀。現在想起,對於吳老師的用心,感激在心頭!
大學四年是人生中的精華歲月,轉眼間,我們踏出校園已十餘年,我們班裡,我、淑惠、佩樺、曼琪、昭儀、佩珊、冠婷留在圖書館或者業界的專門圖書館服務,最用功的瀚文也拿到了圖書資訊學博士學位,目前在資訊服務業工作。大多數的同學多轉往其他領域發展,例如施怡如轉向金融業、黃建斌轉向面板業,有些同學念了教育學程後擔任小學教師,如昭瑾、苗樺。有的到國外求學後,留在國外繼續工作,如仕揚、淑微、惠萱等,或者選擇回國做起研究,或者作育英才,如鈺珮在逢甲大學任教。有的則是在國外多年後,又回到臺灣寶島。有些同學步入婚姻後,當專責的母親,照顧孩子與家庭。
無論如何,大家事後在網路上聊起,對於大學四年還是充滿許多快樂的回憶。謝謝系上每一位老師的諄諄教誨,期盼圖書資訊學系學術研究持續累積,保持兩岸三地頂尖,各位校友前途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