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B81/黃瑞斌

那些年B81一起渡過的歡樂時光

[文/ 黃瑞斌]

前言

大家好,我是B81屆的黃瑞斌(B81106046,大家都叫我寶斌!),這次有幸代表本班同學為母系五十週年寫幾句話,感到相當榮幸與開心。在此謹代替本班同學向臺大圖書資訊學系50週年致上慶賀與感謝之意,感謝當年系上老師們的循循善誘、孜孜教誨,並預祝臺大圖資系的下一個50年繼續作育英才,再創風華。

進入時光隧道

搭上小叮噹的時光穿越機,回到民國81年10月,記得那時,大一新生第一次相見歡的地點是在位於文學院二樓的會議室(當時系辦旁),男生因為剛從成功嶺受完軍事訓練回來,和其他42位亮麗的女同學相較之下,四個小平頭 (另一位男生是僑生)反而有另一種風格,經過那場相見歡,我就發現到:多彩多姿的大學生活,就要從「此」展開了。回想那幕令人興奮又期待的場景,竟已是19年前的往事。

大一班遊活動,在候硐車站轉車時的片刻留影,第一排中間的是當時我們的導師謝寶煖老師喔!好懷念喔,青春無敵!

不知該說時光飛逝,還是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四年臺大圖館人的生活裡,腦中的印象,盡是歡樂,和同學一起在總圖參考室「鑽研」中、西參作業、在系館裡討論系學會的活動、和同學在系館樓頂上唱民歌…,好多好多的畫面,一下子又湧現腦海。

畢業後,除了部分同學(敏慧、欣怡、嫣紅、秀卿、慈玲、建翰、以薰,有七位耶,每天都可以開同學會,真好!)幸運地續留臺大,為臺大圖書館所重用外,其他人在離開校園,或在本業繼續努力、或到其他行業發展,陸續也都各擁一片天。

試著把自己和同學們當年的經過再「走一遍」,也算是對當年青春歲月的懷念和對教過我們這班的老師們致敬。

認真的學、用力的玩

讓大家懷念的課程,選修科目的話,可能因人而異,但如果要講到必修課程,我想非中參、西參莫屬。

在沈寶環老師的西參課裡,大家都津津樂道於他上課時會隨身帶來課堂上的「007皮箱」,不知道裡面是否也裝有像電影中龐德的高科技武器;第一堂讓大家都誤會的Toshiba(圖書館)口音,記得同學們聽到時,都私下竊竊私語:Toshiba是什麼?

吳明德老師的視聽資料製作也是影響我相當大的一門課,老師將選修的同學以4-5人為單位分組,我們這組成員有怡寧、邦欣、以薰及寶斌(我啦),這個課程的兩個重頭戲:一是幻燈片製作,另一個則是影像拍攝及剪輯。我們這組幻燈片的題目是保安宮的歷史建築與復建工程(聽說怡寧還留有當年的幻燈片,太酷了),影像紀錄的題目,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一位舞蹈家的故事。因為這門課程的啟蒙,影響我們四人當中的2個半的未來職涯,怡寧去了加拿大,還是在做與這個領域相關的遠距教學,並且著手製作兒童讀物,兒童讀物創作家是她另一個身份;我則後來轉念新聞所,陸續做過記者及政府部門新聞聯繫工作,以薰就是那半個,她先去念了傳播所,做過媒體的工作,如今又回到圖書館的懷抱;最始終如一的就要算是邦欣了,圖館所畢業後,一直待在政大圖書館服務。

吳明德老師帶同學們到開滿杜鵑花的校園合照

鄭雪玫老師的兒童讀物,雖然當年我沒選讀這門課,但聽聞選修過的同學都對鄭老師這門課讚譽有加,新的系館(當年是研究生圖書館)還增闢了兒童讀書的專區,去年剛當新手爸爸的我,現在看到兒童讀本,感受最強烈,好的讀物,真的是連大人都愛不釋手。

學而優則仕,仕而優則教的代表人物,就是算是胡述兆老師了!饒富大師風範的學者,在他身上看到治學嚴謹的態度,上他的課時,打從心底都好想向他立正、敬禮。還記得畢業時,胡老師送我了一句:登高必自卑、行遠必自邇。如今看來還是相當受用(可惜沒有貫徹老師的叮嚀)。

校園的中繼站

當年的系館,如今已成了樂學館。秋慧同學印象中的系館:「我記得的是那個在文學院旁邊, 2樓, 有點舊, 燈光沒有很亮但讓人覺得溫馨的舊系館;在那個沒有手機的年代, 系館發揮了讓同學找人或留言或吃午飯的功能, 感覺好像里長辦公室喔~」

系館,那是個下課休息、聊天哈拉、討論功課、聚會集合、擺放球具、、K書中心、工讀賺錢、查作業、寫功課…的地方,也是一個可以讓不同年級的同學可以互相認識的秘密基地,因為這個系館,讓當年的我們,對圖館系有另一個不同於精神層面的「實體認同」來源。

角色扮演的圖館之夜

圖館之夜:民國82年的圖館之夜,對大二的我們來講,格外新奇,那年我們準備了個戲劇演出,自編一齣印象中是搞笑的舞劇,演出內容已經模糊,但是演出後的謝幕,同學們一起慶祝拍照的青澀模樣,還覺得像是剛過不久之前的事情。

圖館之夜表演後演員大合照

緩慢之道

腳踏車比慢:大一上學期,系學會辦了個腳踏車競速比賽,記得地點是在文學院門口(記錯地點也是正常,這可是19年前的事),兩兩腳踏車互相競速,看誰最慢抵達終點,印象中寶煖老師還有下場小露身手。當年好像就是由小弟我拿下首獎(獎品忘了),上臉書聊到這個時,遠在加拿大的怡寧還向我下戰帖,下次回臺灣時要再比過,試圖敗部復活。

一班一服

在校園裡,要區分是否是「自己人」,最好的辦法就是看身上是否有穿系服或班服。我們班也不免俗的集思廣益的做了一件班服,要不是怡寧把它找出來(如下圖),好多同學都忘了自己曾擁有過這件具有遮風、擋雨、禦寒等多功能的班服(但肯定沒有Gore-Tex功能),更重要的是,讓我們都擁有一種「自己人」的驕傲。(班服簡介:系名未改之前的LIBRARY SCIENCE,簡、明、扼、要,重要是有力!)

「壘」積實力 爭取榮譽

壘球隊:在校園裡,除了追求學問、沈迷社團之外,還有一件事,也是在圖館系四年生涯裡不可不提的事情:運動場上。臺大校園廣闊,除了學生多、腳踏車多之外,活動筋骨的地方也很多,尤其每年的大圖盃、文院盃、臺大盃的球類比賽中,圖館系都是熱中參與的一員,雖然我們壯丁不多,但鬥志卻是旺盛。

在籃球、排球和壘球等球類當中,特別以壘球這項活動,最令人懷念,因為我們玩的是「混壘」,性別不分男女,身份不論師生,都可以下場參與,吳明德老師更可以說是當年永遠的游擊手。記得每周六上午是壘球練球時間,練完球後,中午再續攤到「康園」吃合菜,當時大家還開玩笑說,要看打球戰力,看可以吃幾碗白飯就知道了,記得慈玲當時好像還曾經有過一餐吃下三碗飯的記錄。

第一排左二是吳明德老師,第一排左一是筆者。

後記

離開學校已經15年,每當遇到生活上或工作上的瓶頸,我仍然會習慣回臺大走走,寬闊的椰林大道、充滿歡樂的系館、新總圖、柳樹婆娑的醉月湖畔,校園的氣氛總能為我帶來片刻的放鬆,也勾起曾經在這個地方發生的許多回憶…

分類: 系友感言,標籤: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