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系慶 鄭雪玫老師訪談紀要(110.09.15)

藍文欽、王翊宇/訪談整理

老師說她近日常作夢,夢見往日教書的種種,誰知就接到我們邀約的電話,真是機緣巧合!

許久未見老師,但她看來神采奕奕、容光煥發,說話時元氣十足,行動自如,除視力因眼角膜受傷而退化外,一點也不像是高齡八秩晉七的老人家。老師的率真、爽朗、親切、溫暖,則是她不變的「鄭」字標記。目前老師獨居,但有聘一位助理協助照料生活起居。平時已少外出,每日則會在社區的中庭散步、活動筋骨,生活規律。老師說,年輕時不懂什麼叫「老」,但年歲到了,身體機能、記憶等慢慢退化,才明瞭「變老」的意思,但她覺得這是人生的必然歷程,就是用正向的心情面對,笑著好好的過日子,歲月靜好就值得感恩。

老師說她喜歡教書,非常喜歡教書,也從教書中獲得許多樂趣與回報,學生對她的肯定與鼓勵,給她滿滿的教學動力。老師對待學生就像自己的孩子,老師的子女曾抱怨說,她對學生的關注比子女還多,但老師覺得這是作為一名老師的職責,自然要全力以赴認真教導學生。因為關懷學生,老師認為教師群體間應有適當管道分享學生的資訊,因為有些學生需要老師們共同關注,若有這樣的資訊交流,就可以有更多心意放在這位學生身上,對學生的幫助就多些、更即時些。

藍文欽老師(左起)、鄭雪玫老師、博士生王翊宇

老師在世新、輔大及臺大均教過書,她認為三校的學生各有特色,世新的學生能做事,輔大的學生有親切感,臺大的學生資質好,但相對過於自由。老師在本系開授的兒童讀物課程,有許多外系同學選修,從課業表現上看,老師認為本系同學表現不錯,但似乎受到一個框框限制;而外系同學則因背景不同,較有創意與亮點,這方面值得本系同學觀摩與學習。老師對同學的作業都是認真批改、樂在其中。老師退休後仍繼續在本系兼任,同學的作業是吸引她的誘因之一;而老師在八十二歲時完全從教職退下,也是因為眼力受損無法再認真看同學的作業之故。雖然脫離教職,但從言談之中,可以看出老師對教學的熱誠絲毫未減,令人感佩。

老師是感恩的人。訪談中,老師提到一些圖資界前輩對她的關照提攜,像輔大的藍乾章、盧荷生,臺大的胡述兆、沈寶環、范承源等老師,對他們的善意,至今仍常感念。而能到本系教書,在臺大度過一段珍貴的時光,更是懷著珍惜與感謝的心。

老師在美國擔任兒童圖書館員逾二十年,她認為兒童圖書館員是圖資專業中的專業,因為服務兒童及青少年讀者並不容易,需要面對更多的挑戰與要求,所以館員要培養自己的專業、對自己要有信心。老師也提到館員要對兒童讀物多些瞭解,關注相關的出版情況。老師說她在本系任教時,多會利用寒暑假赴美探訪子女,也會利用這個機會大量採購二手或過季的兒童、青少年讀物,攜回台灣作為教學參考與同學閱讀之用。每次進海關時,海關人員看到那麼多書,都會問她是自己的嗎?接著,就會問她是「幼稚園老師嗎?」;隨著老師的否認,學校層級一層一層提升,等知道老師是大學教授,都會感到訝異與欽羨。老師說這段故事時,讓人覺得她就是一個充滿赤子之心的老孩童。

老師因為教授兒童讀物與兒童圖書館,與兒童文學界多有接觸,承林煥彰、林良、馬景賢諸先生的邀請,成為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的發起人之一,後來更在民國80-82年間擔任該學會的第三任理事長。當時公共圖書館選書,常委由出版社或代理商協助辦理,老師認為選書是圖書館員的專業之一,我們應該發揮專業的力量,所以提出好書評選的建議。後來於民國80年,由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與聯合報系民生報發起「好書大家讀」評選活動,並由臺北市立圖書館、文建會等單位協辦。這項好書評選活動定期舉行,提出推薦書單,成為公共圖書館與學校圖書館選書的重要參考。

本系系圖的二樓由編目教室改設兒童讀物專區,這與老師也有關連。老師擔任中華民國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時,邀請民生報桂文亞女士擔任秘書長,兩人共事多年、合作愉快。因為這層關係,後來聯合報系辦公大樓搬遷時,承桂女士好意,將民生報辦公室中庋藏多年的「好書大家讀」收藏的一部份轉贈本系,這是本系創設兒童讀物專區的緣起,而其肇端就是老師為本系結的好緣。

最後,老師提到一項對本系的期盼,就是兒童讀物的課程能夠持續開設。老師認為兒童讀物與兒童圖書館,是養成圖書館未來讀者的重要基柱,我們不能放棄。而且,兒童讀物可以引領兒童用純真的心去認識世界,不論是繪本、小說、科普讀物等,均可開拓他們的視野,培養多元開放的心胸,在知識、情意的發展方面都有助益。從公民素養的養成看,兒童讀物是重要的一環,希望本系能夠保留這門課程。

分類: 師長專文,標籤: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