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系慶 吳明德老師訪談

1. 擔任系主任期間,本系系務發展的回顧。

我是在民國81年8月至84年7月擔任本系系主任,距離現在已有三十年左右,有些事情都記不太清楚了。我找出當年的系務會議紀錄,看到每次會議討論的議題,大概都是與課程規劃、學生修課、考試規章、空間設備、學生輔導、教師聘任等等有關。

本系是在民國78年成立博士班,雖然已訂有許多規章,但考慮現實及可行性,需要適時地修改。我記得當時花許多時間討論及修改博士生入學資格、資格考(科目、考試時間、重考規定)、第二外語要求、論文計畫書提出時程、論文指導委員會組成辦法。本來當時要求博士生必須全時修課,但考慮學生現況,吸引更多學生報考,改為二年修完18學分即可。在碩士班方面,訂定了研究生助理分配辦法,取消了系主任為論文口試委員當然委員的規定。大學部的畢業學分總數減少,取消了副主修的規定。另外,也成立了課程委員會。

本系空間一直不足,而且分散。為求有更多空間,只要有機會,就先進駐,以便未來能以空間換空間的方式向學校像爭取更多的空間。當時,將打字室及電腦室搬至普通教室五樓。本來系上只有少數老師有研究室,新進老師擠在系辦狹隘的空間,幸好爭取到文研大樓的一間教室改為三間小的教師研究室。當時總館新館正在籌建中,本系爭取將研圖做為未來的系館。另一方面,本系的電腦及網路設備也逐漸增加。

其實,系務有延續性,有些事情是之前幾任主任之任內即已醞釀或規劃,才能完成。同時,系上事務雖非錯綜複雜,但也要協調溝通,系內老師共同參與,當然,院方及校方的協助也很重要。

 

2. 擔任主任期間,印象較深刻的事

大學部取消副主修可能是我系主任任內,所做比較大的決定。圖書館的藏書及服務涵蓋廣泛知識領域,本系學生若只有圖書館專業能力顯然無法適任,因此,在本系成立之初,即有副主修規定,學生必須修習其他學系24學分才能畢業,這是本系的特色,其他學系沒有這樣的規定。這個規定立意甚佳,但在執行上確有不少問題,學生常常反映有些系的課程不接受外系生、想修的課卻衝堂,也有些學生希望選修不同學系開授的相關課程。另外,當時學校的政策是減少學生畢業學分總數及放寬修課限制,輔系及雙主修的制度也逐漸成形。副主修是本系的特色,雖然有些老師及系友表達惋惜,但也是不得不然的決定。

 

3. 在本系服務期間,印象較深刻或值得表出的事情

我是民國55年入學本系大學部,65年開始在本系兼課,71年轉為正式教職,102年退休,這四十餘年間,自己從年輕小伙子變成古稀老翁,角色從學生變成老師、退休老師,可以說大半輩子都離不開本系。本系成立於民國五十年,今年適逢六十周年慶,從小小幼苗卓然成樹。從圖書館學系更名為圖書資訊學系,從僅有大學部變成具有碩士班、博士班的完整系所,從館舍四處分散到擁有獨棟空間。學生人數增加了,教師的背景越來越多元,課程內容豐富多樣,畢業生的出路也跨越許多領域。我看到、感受、經歷、也參與了本系成長路上的點點滴滴。

在教學研究之外,我也鼓勵學生參與社會服務。我曾經帶領學生到老家的鄉立圖書館協助編目工作,也曾經和學生一起拍攝鄉鎮圖書館的紀錄影片。民國九十一年間蘭嶼中學募書活動獲得各界大批贈書,但無法整理。獲知這個訊息後,我爭取飛資得公司及漢珍公司的贊助,號召學生組成蘭嶼服務隊,前往當地進行書籍整理編目建檔上架的工作。蘭嶼服務隊延續至今,我相信學生除了能夠學以致用,也學會了如何企劃、募款、溝通、合作的能力。

運動可以培養師生情誼。大約民國72年左右,我準備了壘球球具,與男女同學下課後在振興草坪(後來改到運動場)打壘球。這項運動男生女生都適合,人數也不受限制,大家興緻都很高。除了參加大圖盃比賽,也曾報名社會組賽事。許多時候,打完球大家一起去吃冰,或者啤酒屋聚餐,其樂融融。當年壘球隊的成員,都很懷念這段時光。

我很珍惜我在本系走過的日子。我懷念學生時期與同學相處的時光,以及師生間融洽的氣氛。我很感謝在擔任教師期間,無論是課堂內或課堂外,學生所給予的回饋讓我不斷地反思及成長。我想起當年在舊體育館參加大學新生訓練的熱鬧場面,我記得自己第一次站上講台的緊張模樣,我也不會忘記退休前在系上最後一堂課,碩士班同學播放令我感動的畫面。時光流逝,我跟圖資系的連結永遠存在。

 

4. 對本系未來發展的期許或建議

本系六十年來的發展過程中,教育目標不斷隨著社會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以及學術的發展而逐步調適。教師的背景更為多元,研究領域更為廣闊,課程數量增加,主題新穎多樣。在當今資訊、數位掛帥的時代,有些系所的教師研究領域或課程設計已經失去學科特色。圖書資訊學的核心是圖書資訊的蒐集、組織、管理及傳播應用,我很高興看到本系的發展沒有偏離,也期待未來更欣欣向榮。

分類: 師長專文,標籤: , , , , , , 。這篇內容的永久連結